臺南市立善化區善化國民小學
●教職員數:
●學生人數:
●年級班數:
●校長辦學理念:
(一) 教育經營理念:
1. 學生適性發展: 培養學生樂活學習與積極正向的品格。
2. 教師專業精進: 建立創新卓越與利他共好的教師社群。
3. 家長信任參與: 推動以鼓勵取代責難的家長支持團體。
4. 社區合夥經營: 營造安全安心與知善樂善的社區環境。
5. 學校永續發展: 創造健康和諧及關懷平等的友善校園。
(二) 教育經營目標:
1. 適性: 培養全人教育發展,引導適性化學習,開發多元潛能。
2. 專業: 型塑學習教學社群,激發專業化動能,實踐教育熱誠。
3. 績效: 建構優質行政團隊,落實績效化管理,提升服務品質。
4. 和諧: 整合家長社區資源,推動和諧化參與,促進互動雙贏。
5. 創 新 追求學校創新經營,營造優質化校園,形塑典範標竿。
●學校願景:
植基於歷年校務發展經驗,參考學校特色並經 SWOT 分析,以及學生能力培養之目標,經各項會議的討論過程,由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通過,據以歸納擬定學校願景為:
幸福童年、活力校園、智慧學習、共好未來—BEST善化!
1. 幸福童年( Blessed )
以學生為中心、學校為本位,營造尊重、關懷、 同理、包容、安全、參與的學習環境。
2. 活力校園( Energetic)
培養兒童身心健康體能及習慣,以及良好的品格與藝文素養,透過多元學習的歷程,營造促進學生全人發展之校園。
3. 智慧學習( Smart )
推動教師專業支持系統與有效教學,以開展兒童多元智慧為核心,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與正向成長型的學習思維。
4. 共好未來( Together )
學校團隊認同校務推動目標,凝聚家長與學校間的教育共識,建立和諧親師生關係,營造「共好」、「共榮」 的校園文化。
●校務推動方向:
1. 環境永續: 營造校園多樣化生態 根植環境倫理, 尊重環境、永續發展 ;持續推動友善校園,構築學生幸福學習氛圍 。
2. 康健儒雅 推動 健康促進計畫, 學生適性發展 、文武兼備,身心靈和諧發展,展現生命活力。
3. 樂活學習 培養學生成長性學習思維, 兼具基本核心能力與適應未來社會之公民素養; 教師才學兼備,構築以學生需求為核心,持續專業精進之共學 智慧 團隊。
4. 文化關懷: 推動親師生『自發、互動、共好』的理念 ,構築親師「溝通互動」、學校與社區「共生共榮」 ,成就生命與社會的和諧發展。
●學校特色:
1. 百二甲子,人才輩出:
善化國小創立於日治時期的 1898 年(民國前十四年),名為灣裡公學校,以民宅充為校舍; 1943 年改名為善化國民學校; 1968 年再更名為善化國民小學。創校已超過二甲子的善化國小,為在地歷史最悠久的學校,百多年來化育地方英才不計其數;數年前因少子化威脅致學校班級數驟減,近年來校方致力於推動學生全人發展,開辦多項活動及社團,培養學童多元能力,深獲家長認同,學生逐漸回流;有別於少子化的趨勢,近年來持續增班,從 105 學年度至 108 學年度共計增加 6 班。
秉持著「幸福、活力、智慧、共好」的校務發展願景,以打造”幸福學園”為學校經營目標,善化國小積極推動各項學生團隊,期能為學生打造多元展能、適性發展的舞台,其中尤以「少棒隊」歷史最悠久,締造無數輝煌佳績,最為地方津津樂道。民國六十四年,前校長郭源西感念善化國小是一所老學校,遂決定發展善化的特色,因此決定成立第一支少棒隊。期間聘請多位教練的指導,歷經萬般困難,創下許多輝煌的戰果。除兩度獲得 LLB 世界冠軍外,也曾於 1992 年獲得第一屆讀賣新聞盃全國軟式少棒錦標賽第一名; 1993 年獲全國軟式少棒錦標賽暨中華代表隊選拔賽第一名,進而於同年進軍世界軟式少棒錦標賽獲得第三名; 1994 年第二十九屆中華杯少棒錦標賽也獲得全國總決賽第一名;而在 1994 年美國小馬聯盟亞太地區少棒錦標賽中,則獲得第二名的成績。
善化區少棒、青少棒、青棒三級棒球文化的根源在於善化國小少棒隊,歷年來,善化國小培養了眾多棒球好手,對台灣棒球界貢獻良多,如早期的謝長亨、蘇一志,近年來的陳金鋒、林智勝、詹子賢、鍾宇政…等,皆是出身善化國小少棒隊。此外,臺南縣政府為了提升棒球運動發展,更不惜斥資於國小內擴建開放型棒球場(即善化棒球場),並於 1998 年完工啟用,提供善化區含國小、國中、高中等學員使用, 2015 年、 2017 年及 2019 年更作為本市舉辦世界盃少棒賽 WBSC U12 的重要場地;不但能擴大臺南市學童的國際觀,建立國際友誼的橋梁,更讓全世界透過轉播見證善化在地的特色,感受臺南人的熱情!
2. 校地廣闊,環境幽雅:
校舍歷經幾次重建改善,校園規劃分教師教學區、行政服務區、校園體驗區、運動區及社區共享區,設置得宜,榮獲國家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”金質獎”殊榮。
校地廣闊,校景優美;校園花木扶疏,環境幽雅,有助發展「生態校園」特色,達到「時時可研究、處處可教學」的目標。學校公共藝術工程結合課程實施,並與大專院校合作,進行中引進學生、家長及社區民眾共同參與,讓工程實施與兼具教育意義,獲得更多迴響。其中,有著「宮廷風」的「彩色拼貼旋轉木馬遊樂園」司令台,不再給人威嚴的印象,而是化身成遊樂園,從各個角度看它,都能有 3D 效果; 2 根大圓柱改裝成巴洛克建築風格,旋轉木馬樂園造型更拉近孩子的距離。下課後,學生都愛到司令台追逐嬉戲,而教師也會在這裡上課、舉辦親子活動、表演等,成了「天然背景」的表演舞台。
校園基地內擁有數棵五十年以上老榕樹,其中一株百年樹齡老榕樹,被市府農業局列管為珍貴老榕樹。此外,校園綠覆率高、多層次植栽等優質生態條件,學校以環境教育為前提,融入各科課程實施已是普世價值。加上學校周邊有南科園區、樹谷園區等,工業發展與環境教育兼顧下,學校規劃一系列環境教育課程,讓學童從小扎根,期望學童能藉由「校園綠野生態的認識與尊重」,激發其「環境資源永續使用」的觀念,進而促進其力行「綠色生活」的實踐能力。
此外,為落實閱讀推廣,學校與玉山基金會合作,獲贈”玉山圖書館”,學生來到這座色彩繽紛的圖書館,好像來到馬卡龍的奇幻世界,適逢學校設校 120 周年獲贈,這座玉山基金會設置的第 120 所圖書館,不但提供善小的親師生們溫馨雅致的閱讀環境,也融入校園美景,成為善化國小知性與感性兼具的地標性據點。
3. 師資穩定,經驗純熟:
學校教師流動率低,服務年資長,教師專業多元自主。學生在老師的戮力耕耘之下,提供寬廣舞台,學科領域如:數學教育、閱讀教育、英語教育、藝術教育…,以及團隊指導如:合唱、英語讀劇、田徑、桌球、棒球、健康促進…等均展現多元學習,歷年成績表現不凡。穩定的師資有助於學校推動校內專業社群共學,中型學校規模更有助於學校特色本位課程之經營。
4. 特色社團,多元發展:
為培養學生全人發展,激發潛能,培養正當興趣,學校籌組各項團隊如:棒球隊、桌球隊、田徑隊、曼陀林樂團、合唱團及非洲鼓團…,並開辦近二十項社團,提供學生多元展能的舞台。每年定期辦理學生藝術與人文成果發表會,除靜態展示外,亦加上舞蹈、戲劇、樂器…等動態展演,展現學生青春洋溢,並將發表舞台深入社區演出,在廟口、在社區文康育樂中心等,透過海報宣傳及文宣品行銷,深獲家長認同。
專區概念 | 消防災館 |
歡迎各位同學線上參與 「防災虛擬體驗館2.0」、 「消防防災e點通APP」 及全民防災知識模擬考 與地震防災準備,為未知的 突發狀況做好萬全的準備。 |
link to https://www.tfdp.com.tw/cht/index.php? |
防災虛擬體驗館2.0 | 消防防災e點通APP |
link to https://nfaxr.com.tw/ |
link to https://cirn.moe.edu.tw/Facet/Home/index.aspx \link to https://web.klokah.tw/ \
link to https://cirn.moe.edu.tw/Facet/Home/index.aspx \link to https://web.klokah.tw/ \
閩南語 | 客家語 |
原住民語 | link to https://web.klokah.tw/ \ |